典故 | 画蛇添足 |
释义 | 画蛇添足 huà shé tiān zú 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:“楚有祠(祭祀)者,赐其舍人卮酒。舍人相谓曰:‘数人饮之不足,一人饮之有余,请画地为蛇,先成者饮酒。’一人蛇先成,引酒且饮之,乃左手持卮,右手画蛇曰:‘吾能为之足。’未成,一人之蛇成,夺其卮曰:‘蛇固无足,子安能为之足?’遂饮其酒。为蛇足者,终亡其酒。”后以“画蛇添足”比喻做多余的事,不但无益,反而有害。《三国演义》一一〇回:“将军功绩已成,威声大震,可以止矣。今若前进,倘不如意,正如画蛇添足也。”明王世贞《绿牡丹诗后》:“因别赋一律书其后,观者勿笑老书生画蛇添足也。” |
随便看 |
汉语诗文典故大全收录31693条文史典故词条,涵盖了常见历代流传文史典故,浓缩五千年传统文化精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