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故 | 渡虎 |
释义 | 渡虎 dù hǔ 《后汉书·宋均传》载:宋均“迁九江太守。郡多虎暴,数为民患,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。均到,下记属县曰:‘夫虎豹在山,鼋鼍在水,各有所托……今为民害,咎在残吏,而劳勤张捕,非忧恤之本也。其务退奸贪,思进忠善,可一去槛阱,除削课制。’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”。又《后汉书·刘昆传》载:“崤黾驿道多虎灾,行旅不通。”及刘昆为弘农太守,“为政三年,仁化大行,虎皆负子度(渡)河。”后遂以“渡虎”称颂地方官吏政绩卓著,灾难不作。晋陆机《晋平西将军周处碑》:“陕北留棠,遂有二天之咏;荆南渡虎,犹标十部之书。” |
随便看 |
汉语诗文典故大全收录31693条文史典故词条,涵盖了常见历代流传文史典故,浓缩五千年传统文化精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