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故 | 苏武节 |
释义 | 苏武节 sū wǔ jié 《汉书·苏武传》载:汉武帝于天汉元年派苏武(字子卿)以中郎将使持节出使匈奴,单于留不遣,欲其降,先置大窖中,绝不饮食,又徙武北海。“使牧羝(公羊),羝乳乃得归”。武啮雪、毡毛、野鼠,杖汉节牧羊十九年,节旄尽落。汉使托言:天子射上林苑,得雁,足有苏武系帛书。单于才释武。始元六年得归,须发尽白。苏武原为栘中厩监,归汉后封为典属国。后以“苏武节”为忠贞不屈、九死为国之典。宋文天祥《正气歌》:“在秦张良椎,在汉苏武节。”柳亚子《题曼殊说部》诗:“北海抗怀苏武节,首阳欲步伯夷风。”亦指朝廷命臣出在外任所持的符节。《晋书·何无忌传》:“众遂奔败,无忌尚厉声曰:‘取我苏武节来!’节至,乃躬执以督战。” |
随便看 |
汉语诗文典故大全收录31693条文史典故词条,涵盖了常见历代流传文史典故,浓缩五千年传统文化精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