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故 | 三败之辱 |
释义 | 三败之辱 sān bài zhī rǔ 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:“曹沫为鲁君将,三战三北,而丧地千里……故去三北之耻,退而与鲁君计也,曹子以为遭。齐桓公有天下,朝诸侯。曹子以一剑之任,劫桓公于坛位之上,颜色不变,而辞气不悖。三战之所丧,一朝而反之,天下震动惊骇,威信吴楚,传名后世。”沫,一作“沬”。后因以为始败而终雪前耻之典。汉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,曹沬不死三败之辱,卒复勾践之仇,报鲁国之羞。” |
随便看 |
汉语诗文典故大全收录31693条文史典故词条,涵盖了常见历代流传文史典故,浓缩五千年传统文化精华。